現代人頭、肩、腰、背痠痛,甚至造成無法工作的原因,除了工作過量、缺乏運動外,長期不正確的坐姿、站姿及睡姿,亦占有很大的因素。
中華民國脊椎矯正學會 理事長 謝 慶 良
2004-11-11
一、何謂頸椎綜合症(Cervical syndrome)?
頸椎綜合症又稱「頸椎症候群」或「頸椎骨軟骨病」,是一組臨床症候群,是指由於頸部脊椎骨、韌帶、椎間盤的慢性勞損、外傷或老年性脊椎退化性病變,而導致週圍或鄰近的脊髓、神經根、 血管及組織損害,並由此而引發的一組症候群, 中醫學把 頸椎綜合病歸屬於痺症範疇。
二、頸椎綜合症的病因?
頸椎解剖學構造相當複雜,雖然只有七節脊椎骨,卻有三十五個大小關節,包括六個椎間盤、枕環關節、環樞關節、鉤椎關節和後關節,共同負擔著頭部頻繁活動。在解剖研究與臨床患者症狀、X光片的比較中,頸椎綜合症的病因歸納為:
1.椎間盤退化性病變
2.骨質增生
3.椎間盤突出
4.頸椎週圍和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
5.先天性畸形等原因。
三、頸椎綜合症的分型?
由於病理改變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被累及的組織也不同, 故其所產生的臨床症狀也不盡相同,因此臨床上將頸椎綜合症分為頸型、 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及混合型六類類型。今分述於下:
(一) 頸型:又稱為「韌帶關節囊型」,急性發作時常被俗稱「落枕」。此型多因睡眠時頭頸部位置不當、受寒或頸部驟然扭轉等原因誘發。
1. 臨床表現:頸部疼痛、抬頭困難、頸部活動受限、 頭頸部呈強迫體位、活動時 疼痛加劇、疼痛時表現持續性疼痛、疼痛部位較深,少數病人可出現反射性肩、臂、手部疼痛,以及脹麻等症狀,但咳嗽或噴嚏時無上肢放射性疼痛加劇現象。
此型病程較長,可持續數月乃至數年,且常反復發作或時輕時重, 慢性病程患者主訴頭部轉動時發出聲響。
2. 鑑別診斷:患者頭部常偏向患側,以緩解疼痛及不適。患側頸部肌肉僵硬、活動 受限,常在胸鎖乳突肌後緣、乳突後下方、斜方肌、提肩胛肌外緣肌腱附著點、肌筋膜等部位有明顯、局部壓痛點。
3. X光片顯示:頸椎生理弧度改變不明顯或有輕度變直及輕、中度退行性變化。
(二) 神經根型::此型是頸椎綜合症中最常見的一型。其病因主為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脊椎關節退化性病變,因而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引起, 尤以中下段頸椎為常見。
1. 臨床表現:急性期呈劇痛,且痛如刀割,慢性期可呈持續性隱痛或酸痛,亦可呈 陣發性加劇狀態。出現明顯神經根性症狀,如疼痛由頸部,放射至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部,多局限於患側。當咳嗽、噴嚏、深呼吸、上肢伸展、頸部過屈或過伸時,均可誘發或加劇疼痛。除疼痛外,患肢常感上肢無力深重、部份手指麻
木或蟻走感,症狀嚴重者可於患側上肢出現肌肉痙攣及肌肉萎縮。
2. 鑑別診斷:患者頸部強直、活動受限,嚴重者頭部處於強迫體位。於相對應的頸椎橫突尖部有明顯局部壓痛點,深壓時出現向肩、上臂、前臂呈放射痛,受壓神經支配區域皮膚感覺減退、肌力減弱、肌腱反射異常。
3. X光片顯示:頸椎生理弧度改變,病變頸椎椎體有骨刺形成,椎間孔狹窄、縮小。
(三) 椎動脈型:此型約佔頸椎綜合症的1/4,又稱頸性偏頭痛,臨床上亦有診斷為 「頸性眩暈症」或「椎動脈壓迫症候群」。其病因主為頸椎鉤椎關節退行性變化、椎體半脫位、上關節突向前方滑脫,因而壓迫椎動脈或刺激椎動脈周圍之交感神經叢,造成椎動脈痙攣、管腔狹窄,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形成一系列臨床症狀所致。亦有可能由於椎間盤因退化萎縮,致使頸椎總長度縮短,造成椎動脈與頸椎長度平衡被破壞所致。
1.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系列症狀,其中最常見是頭痛、 暈眩和視覺障礙。頭痛發作時可呈陣發性及持續性,常起自頸部僵硬、疼痛, 迅速擴展至耳後及枕頂部、或向眼眶區和鼻根部放射,有時發作前出現眼前發黑、 閃光等視覺症狀,疼痛嚴重有噁心、嘔吐、出汗、流涎以及心慌、 悶氣及血壓改變 等現象,頭痛性質呈跳痛(搏動性痛)或灼痛,而且局限一側頸枕部或枕頂部, 同 時伴有酸、脹感覺。暈眩也是本症最常見症狀之一,呈發作性暈眩, 常因變換體位、頭部過度旋轉或屈伸時誘發或加劇。其性質為旋轉性,患者常感「天旋地轉」或「站立不穩」的暈眩感,發作時間可為瞬間,亦可長達數小時或更久, 有時伴有耳鳴和聽力減退,故又稱「頸性暈眩」。本症常與「耳性暈眩」 (梅尼爾氏症) 相混,本症無梅尼爾氏症的特性──眼球震顫,故可與之區別。 在視覺障礙表現為發作性視力減弱、眼痛、眼結膜充血、眼肌痙攣等症狀, 造成視覺障礙原因大都是反射性視網膜動脈痙攣而招致眼底血管張力變化所致。
此外,部份患者出現一時性昏厥、意識消失等短暫性症狀,極少數患者出現猝倒、突然四肢麻木、無力而跌倒等暫時症狀。
2. 鑑別診斷:患者有頸性暈眩症,嚴重者曾有暈倒發作。觸診檢查發現在顱骨之乳突和下方的椎動脈點(即乳突尖和樞椎-C2棘突之間做一直線,在此連線之中、外1/3 處之下方及胸鎖乳突肌後緣的後方)有明顯的壓痛點, 頸部牽引試驗時疼痛減輕或 有症狀緩減出現。
3. X光片顯示:頸椎鉤椎關節骨質增生形成,亦可發現因椎體半脫位引起上關節突向前滑脫現象。椎動脈攝影術,可確診因椎動脈壓迫所致的腦缺血症狀,亦可確診椎 動脈狹窄、閉塞的程度和部位,也可排除血管畸形性病變。但因此法操作複雜較易 引起合併症,除非於手術前之檢查,一般不常用。
(四) 交感神經型:頸椎因退行性改變,直接或間接壓迫或刺激頸部交感神經纖維, 引起 一系列反射性症狀,包括患側頭部、上肢及頸部交感神經所分佈的區域, 引起如疼痛、感覺異常、瞳孔散大、視力模糊、平衡失調、頭暈、頭痛、 呼吸短促、心悸、 噁心、 嘔吐及心前區痛(常誤診為冠狀動脈心臟病) 。
1. 臨床表現:疼痛性質為壓迫性或灼性痛、部位深、界限不具體,具有彌散性擴散的傾向,但不延神經幹(週圍神經或軀體神經)的路徑放射,常出現頸動脈型的頭痛症 狀。此型臨床特徵為心區疼痛,又稱頸性心絞痛,主要是頸叢神經之膈神經壓迫引起,心區疼痛特徵是長時間持續性、壓迫性痛往往持續1~2小時,發作時疼痛起自肩及肩胛部,再轉至心區,與冠狀動脈心臟病不同於頭頸部轉動、手臂高舉或用力 咳嗽、噴嚏時疼痛明顯加劇、無心絞痛之恐懼感,而且服硝酸甘油類藥物並不能緩解症狀,心電圖檢查無缺血性改變,均能與心絞痛相鑑別。若長期的交感神經功能失調,致使關節周圍軟組織攣縮、纖維化,致使關節僵硬、骨質疏鬆或鈣化,進而 引起肩關節周圍炎、肩及手的系列症狀。
2. 鑑別診斷:臨床檢查可在患側的頸肩部肌腱、韌帶附著點、肩關節周圍,有較深的壓痛區,並伴有肌肉痙攣、僵直反應。患側上肢的表皮溫度降低、發涼、發紺、水腫、汗腺分泌異常、皮膚變薄等血管營養障礙現象。
3. X光片顯示:頸椎或上胸椎有退化性變化。
(五) 脊髓型:此型發病率較低,居於各型頸椎綜合症之後,主要病因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病因大都重力、車禍受挫傷引起,發病較快,常因椎間盤碎片或供血不足造成脊髓空洞。慢性病因大都由於頸椎椎體後緣骨質增生。-頸椎間盤向中央脊髓處突出。R
後縱韌帶、黃韌帶肥厚。¯反射性硬脊膜周圍炎等原因,使脊椎管變窄,對脊髓構成直接的壓迫,或因脊髓前動脈受損,引起脊髓供血不足,而間接影響脊髓的正常功能。
1. 臨床表現:此型致殘率很高。輕者可喪失部份勞動能力,重者可出現四肢癱瘓、完全喪失勞動力。慢性症狀初期頸部僅有輕微異常,甚至完全沒有症狀,因此患者往往無法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此型發病緩慢,可持續數年至十幾年,亦可能因突然頸部挫傷而誘發急性期。此病初期常呈間歇性症狀,每當走路過多或疲勞時出現緩慢的進行性雙下肢麻木、發冷、疼痛和無力、步態不穩、易跌跤,隨著病程發展,症狀可逐漸加重,並轉為持續性。
2. 鑑別診斷:臨床上有脊髓受壓表現,分中央及周圍兩型。症狀從上肢開始,波及全身的稱中央型;症狀從下肢開始,波及全身的稱周圍型。病程長、發展緩慢為本型特點。在運動障礙表現為下肢無力、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亢進。知覺障礙表現在上肢和上胸段有感覺障礙。
3. X光片顯示:在電腦斷層掃描(CT)及核磁共振攝影術(MRI) 對本型具有很重要的診斷價值,可顯示頸椎椎管狹窄、骨刺、椎間盤壓迫之影像,可明確診斷脊髓受壓的部位和程度。
(六) 混合型:此型發病的原因是頸椎及鄰近組織的退行性改變, 致使壓迫或刺激周圍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和交感神經而出現一系列綜合症狀。 而且這些組織往往不是單一受累,而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組織同時受累。因此,在臨床所見的頸椎綜合症中,
除頸型外,多數病例是既有神經根型又伴有交感神經型(或其它二型), 只不過其中某一型的症狀表現更為突出而已,這種病例稱為混合型。此型在臨床上最為多見,其臨床表現及鑑別診斷與上述各型相同。
美國脊椎矯正醫學會(A.C.A)會員
中華民國脊椎矯正學會 理事長 謝 慶 良
尊重作者,尊重版權,反對盜版
若需引用本篇文章,需經本會同意,本會保留法律追訴權